贵阳有多少门(贵阳有几家)

兴朗 建材商机 0

文章目录:

贵阳有几个塔几个阁几个门

东门城墙一段

城墙在中国至少有

5000年的历史,贵阳老城墙在历史上经历了不断的演变,先后建有“九门四阁”。随着历史的变迁,贵阳老城墙和“九门”已淹没在时光的尘埃之中,不复存在。“四阁”仅余文昌阁,静卧于东门一段残垣之上。

历史上的贵阳城,据清乾隆《贵州通志》记载:贵阳府城,即元顺元城,顺元旧设土城,东、西、南三面与今城同,北面仅至钟鼓楼(今王家巷口)。

真正形成贵阳老城基本格局的是明朝两次修筑的贵阳石城。第一次是明洪武十五年(1382年)修建贵阳的内城,周围九里七分,共建五座城门,东称武胜门,南称朝京门,西称圣泉门,北称柔远门,次南称德化门。第二次是明天启六年(1626年),云贵总督张鹤鸣、贵州巡抚王瑊在北门外增砌外城600 多丈,设威清门、六广门 、洪边门 、小东门四门。清初,为了抹掉前朝痕迹,树立清王朝正宗思想,地方政府将明朝的城门名称进行了更改。康熙《贵州通志》记载:门五:东曰昭文,南曰迎恩,西南曰广济,西曰振武;北曰布德。水关二:东北有池,西南一带滨河。

东门称为昭文门,城墙上又有文昌阁,城外风景极佳,所以成为人们踏青游览,享受春光的好去处。(清)王覆升《春日同人集饮文昌阁看桃李》一诗写道:“花气袭衣裙,晴光透林壑。郊原浮青葱,桃李遍城郭。”描绘的就是东门的美好景色。

南门称为迎恩门,在今新华路上的南明桥头处。

西南为广济门,对广济门所处的地势,有诗描绘:“排闼双峰青对峙,绕城二水翠交流。”

“近听河声宜洗马,远窥山意欲搏狮。”写的就是西门了。西门为振武门,就在现在的大西门。

北门为布德门,今喷水池。在修筑外城后,北门已起不到什么作用,逐渐成了集市的场地。“笙歌十里市中市,冠盖千家城外城。”对联点出了当时北门的场景。

威清门内正阳街街景

威清门俗称威西门,是外城的西门,从此门出可通威清卫(今清镇)。

六广门,从此门出可通六广(今修文)。“关雄北控三巴远,江险西围六广深。” 这条路是明代通水西的要道。到后来,六广门变为贵阳一个集中卖水场所。城门外原是一大片桑树林,杨森任贵州省主席时,把桑树砍了,建起了体育场,就是现在的六广门体育场。

洪边门,从此门出可通洪边十二码头(今开阳),《黔诗纪略》载有一首题为《出洪边门》诗:“重来下马叩荆扉,半亩荒园蝶乱飞。桥北数家留过客,青山如旧主人非。”

小东门,是因为次于内城之东门,由于外城建筑时间较晚,小东门俗称新东门。

经过洪武和天启年间两次兴建,贵阳城垣已全部建成,它的形状,南北长,东西短,犹如一个不规则的椭圆形。

贵阳城在以后的岁月里数毁数修。清顺治十六年(1659年),云贵总督赵廷臣、贵州巡抚卞三元重建内城,并将内城城墙在原来的基础上增高了三尺,使之高达二丈五尺。乾隆六年(1741年),总督张广泗改建外城。在这之前,云贵总督甘文焜已经重修了外城,外城城墙高二丈,顶厚八尺,底厚一丈。

嘉庆十四年(1809年),贵阳地震,东城墙被震裂四十多丈,不久即修复。

辛亥革命后,由于现代武器的广泛使用,城堡在军事防守上的意义不大,反而有碍于城市交通,贵阳城垣进入了拆弃的时期。

民国16年(1927年),老北门城楼西南角由于年久失修,受雨水冲刷而倾塌。当时正值周西成修建城内马路,嫌北门横亘不便,遂命将内城北门一带隔离外城的城墙一律拆去,辟广场布置绿地,这是贵阳拆城之始。周西成死后,在此树立周西成铜像,称为铜像台。贵阳解放后,人民政府拆除铜像,并将广场拓宽,装置喷泉以点缀街景,地名改称喷水池。

民国25年(1936年),当时政府修建大西、威清、六广门穹洞,拆去各城门上谯楼,改修碉堡。同年,又在大西门侧另辟一门,称中山门。于是,由城内之中山公园前可过此门直达金锁桥。民国26年(1937年),抗日战争开始,内迁机关、厂矿甚多,贵阳人口骤增,市面繁荣,遂拆除大南门月城,辟为广场,以利交通,封闭原大南门,在其侧另辟一门,名为中正门。民国27年(1938年),今中山路东段,从小十字起修建马路,在原老东门侧墙拆开一口,直对东山,使中山路延伸,接通环城马路。至此老城之西门、南门、东门虽仍有门,但已非原来的城门。

民国28年(1939年)2月4日,日本飞机轰炸贵阳,炸毁市街十余条,死伤数千人。以后,为便于老百姓疏散,在老东门与中正门之间,增辟禹门、指月、会文三门;老东门与新东门之间增辟忠烈、三民二门;新东门与洪边门间增辟虎门;六广门与威清门间增辟霁云、乐群二门;威清门至大西门间增辟世杰、飞山二门。并筑路以通城外,使城内的出口通道增多。

民国35年(1946年),省主席杨森兼贵阳市长,以拓展市区,便利交通为由,下令拆除全部城墙,城基路即当时北门至威清门城墙拆除后在其基础上修建马路而得名。贵阳老城墙现仅在东门、都司路等处有残留痕迹,近年作了修复,由此可窥其一斑。

贵阳的城墙,自元顺帝至正年间(约公元1349年前后)的土城算起,至民国35年(1946年)拆除为止,经历了元、明、清三个王朝和民国共四个历史时期,巍然屹立近600年。

贵阳城里,有许多楼阁,由阁来讲,以文昌阁、玉皇阁、灵官阁、皇经阁“四阁”较为著名。

文昌阁在贵阳东门月城内,地处文昌街。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四年(1596年)。目的是为了倡文教、培风水。文昌阁分为三层,上层祭祀奎星,中层祭祀文昌,下层祭祀武安王(关羽)。

“文昌”原是指天文历法中星官的名称,后衍生为主管功名、禄位的神,在封建社会,成为读书人崇祀的神。清朝康熙八年(1667年)、三十一年(1692年),雍正年间(1723年—1735年),乾隆六年(1741年),嘉庆四年(1799年),道光元年(1821年)、二十二年(1842年)多次对文昌阁重建维修,以培养文风、鼓励读书人走科举取士之路。

除了供奉文昌魁神,贵阳百姓认为建文昌阁也是为培风水。清贵州巡抚冯光熊撰《重修东门文昌阁碑记 》中一开始便说:“会城诸山来自修文之木阁箐,绵亘数十里,至扶风山而一峰矗立,形家所谓木笔文星者也。南拱栖霞,北环相宝,若张两翼,蟮蜒而赴东门 ,脊起平冈,实扼全黔之盛,昔人相阴阳,建阁三层……培地脉,意良善也。”其意为将文昌阁建东门的月城上是因龙脉由修文来到贵阳东门,地势就逐渐下降,由东向西倾斜,为了不使龙脉在东门断气,所以建文昌阁于东门月城上。城高又加阁三层,就可以帮助龙势“耸拔”起来。

今文昌阁还保存有道光年间刊刻的一块《美盛相传碑》,碑中说:“窃思东隅乃黔人脉总处,风水攸关。”所以修建文昌阁有“培地脉”的意思。

玉皇阁在贵阳城里有两座,一座在现今新华路,另一座在城基巷现城基路小学。城基巷的玉皇阁又名永福观,是在清康熙时候建造的,原来有文昌殿在里面。

灵官阁在普陀路侧建国巷,清代建,祀王善,俗称王灵官。

皇经阁在现在的省府路上,建于清代。光绪三十二年(1906年)、宣统三年(1911年)、民国2年(1913年)、民国12年(1923年)都对其进行了改造,现在它已成为省府路小学。

民国时期的文昌阁

塔只知道纪念塔

谁知道贵阳的9门4阁是哪些?

北门,就是喷水池那里,北门桥那里。

还有威西门、新东门(友谊路卷烟二厂对面)、洪边门。

四阁的话还有皇经阁(在省府路小学内)、灵官阁(在普陀路建国巷)、玉皇阁(在城基路),这三个阁楼现在都已经不在了,只剩下哦文昌阁。另外华家阁楼不是四阁之一。

贵阳有多少门(贵阳有几家)-第1张图片

贵阳有哪五门?

截止2019年,贵阳市下辖6个市辖区:南明区、云岩区、花溪区、乌当区、白云区、观山湖区。

谁能解释一下贵阳有“九门四阁十三关”之称

准确的说是九门四阁十四关

对于我们长期生活的城市,我们早晚都在与它打交道,所以我们最了解它、最熟悉它,其街道的走向,商场的位置,基本上都能一一说出。但是,对于它的过去,它的历史,它有多少城门,有几座楼阁,周围有哪些关隘,我们并不一定了解,并不一定都清楚。尽管有些名称至今还在延用,但大多“名存实亡”,如果还有那么一点“实”,也仅是些残垣断壁,败楼朽阁,碎砖旧石而已。

“贵阳”一名,人们习惯地以为源于明穆宗隆庆三年(1569年)建置的贵阳府。但查阅史料,我们发现,贵阳一名早在贵阳府之前就已经存在,明弘治《贵州图经新志》曾有两处就提到“贵阳”二字,曾有“贵阳八景”记载。为什么叫“贵阳”,有“贵山之阳”之说,也有贵阳是贵州的别称之说,至于哪种更科学更准确更符合历史,这个问题还有待考证。

旧时的城,由于防御的需要,都筑有围墙,有墙就有门,有门一般就有楼。城内是官府办公和居民生活的场所,因此就有衙门、民房和楼阁。阁是一种架空的小楼房,四周设隔扇或栏杆回廊,供远眺、游憩、藏书和供佛之用。而城在通往四面八方的驿道上都设有关卡,用于防止敌人入侵、控制人员往来,查验货物进出等。旧时的贵阳城,就有“九门四阁十四关”之说。

贵阳城垣,修建的确切年代因历史久远,资料缺乏无从稽考。可查的最早关于贵阳城的记载,是元顺帝至正年间(1341-1368)宣慰史范汇写的《八番顺元宣慰使题名碑记》,“我军到其地,诸部悉归顺,始置宣慰司都元帅府,改贵州为顺元,屯住城中”。文中虽提及“城”,但过粗略只能想象。明郭子璋《黔记》说:“国初建贵州省城,率因元旧城址狭隘,城垣卑薄。”清《贵阳府志》载“贵阳府城,即元顺元城也。顺元旧设土城,东、南、西三面与今城同。北面仅至今钟鼓楼。”由此可见,贵阳在元代就有城,只不过是土城而已。

明清两代,先后曾两次对贵阳城进行了扩建。随历史的推移,明朝在贵州的行政机构曾几次易名,时间的流逝人口也逐年增多,原来城池当然拥挤,不敷所用。因此在元城基础上,洪武十五年(1382年),镇远侯顾成、都指挥马烨建进行了第一次扩建。甃以石,门五:东曰武胜,南曰朝京,次南曰德化,北曰柔远,西曰圣泉。清《贵州通志》对贵阳城的记载,除了马烨建将北门由钟楼拓展至今喷水池外,城门名称也有所变化,但其格局基本上与明朝大体相同。此次扩建,土城墙改为石墙,比之以前更加规模和完整,俗称贵阳老城或旧城。

明万历年间,播州杨应龙起事,多次扬言渡乌江逼贵阳。天启初,贵州发生奢(奢崇明)安(安邦彦)事变,贵阳城被困十月余,城内粮道断绝,居民饿死无数。于是明中央政府决定修筑贵阳外城。天启六年(1626年),贵州总督张鹤鸣、巡抚王瑊于北门外增砌外城六百余丈,设威清、六广、洪边、小东四门。至此,经过多次维修和两次大规模的扩建,贵阳城垣全部建成。包括内城(老城)和外城(新城)两大部分,中间以北门连接,共九个城门,即老东门、大南门、次南门、大西门、北门、威清门、六广门、洪边门和新东门。它的形状南北长,东西狭。它的范围,包括了今贵阳市环城路以内的地区。

老东门:明代称武胜门,清代称昭文门。在今文昌巷,文昌阁就建在老东门的月城上,尚存一段古城墙,墙高二丈七尺,城门曾被毁,前几年修复。城门有联:“楼伫蟾光先人座,山随龙势远穿城”。

大南门:明代称朝京门,清代称迎恩门,这是通往贵州南部惠水、长顺、罗甸等地古驿道必经之地。在今大南门南明桥北转盘处,旧境不见,前几年改建为大南街心花园,塑兰花城雕。

次南门:明代称德化门,清代称广济门。城门在今都司路西端,原古城墙上建有回龙寺、关帝庙,解放后寺庙改建,墙长杂草,一片荒凉。因居南偏西,名曰次南。次南门有联:“排闼双峰青对峙,绕城二水翠交流”。

大西门:明代称圣泉门,清代称振武门。在今交通街与瑞金中路交汇处。旧时门外多为菜地,市西一带只有几户人家,河岸皆为稻田,城门不很热闹,但到市西的桂月寺、华家松山、后期的慈母园等都要由此经过。有门联:“近听河声宜洗马,远窥山意欲搏狮”。

北门:明代称柔远门,明代称布德门。在今喷水池,是旧城与新城的分界线,也是连接旧城和新城的通道。1927年周西成主政贵州,修城内马路,城门被拆除,南北遂贯通。1929年毛光翔在此筑台塑周西成铜像一座,俗称“铜像台”,解放后改建为街心花园,如今成为各民族节日的庆典场所。有联曰:“笙歌十里市中市,冠盖千家城外城”。

威清门:俗称威西门,在今威清路,即黔灵西路上端。因此门可通威清卫(即今之清镇县。清镇系由威清卫、镇西卫各取一字合称得名),有门联:“蜂挺狮形争巽位,岭穿龙脉演乾爻”。

六广门:在今中华北路与白鹭巷交汇处。此路是明代贵阳通水西的要道,由此出门可通龙场(今修文)六广河,城门因此得名。

洪边门:也称红边门,在今普陀路与豆腐巷交汇处,因此门可通洪边十二码头(即今开阳)而得名。城门联为:“隔岭田耕乌党近,插云山拥鹿疃高”。

小东门:也称新东门,在今黔灵东路与余家巷交汇处,因次于城内之东门而得名。城门有联:“谷播元辰农待雨,花探上巳女如云”。写出了城门的田园景色。

贵阳的“四阁”,现存在的只有文冒阁。其余的皇经阁、灵官阁、玉皇阁均已消失,而其遗址今在何处,即便是土生土长的 “老贵阳”,知者已不是很多。

文昌阁:贵阳原有两个文昌阁,一个是原建在城内府桥上的文昌阁,已不存在,早被人们遗忘。另一个就是今天依然存在的建于老东门月城上的文昌阁,该阁始建于明万历三十七年(1609年)。取文昌名,寓文化繁荣人才昌盛之意。阁为三层、三檐、不等边九角攒尖顶木结构阁楼,风格独特,巍巍耸立。立于阁上,可览在半个贵阳城景。

皇经阁:在今省府路小学内,从字面看好似皇家藏经处所。此地解放前为志道小学,并存有古建筑遗痕,后经过多次翻修重建,现已完全消失。

灵官阁:在今普陀路建国巷,始建于清乾隆年间,原是二进四院大庵,拆毁时间不详,地基上现建立幢幢大楼。

玉皇阁:在今城基路,现为城基路小学校址。玉皇阁应为道有修身之所,原古建筑于1958年全部拆除,改建教室。

贵阳城外的“关”,大抵皆建于山道峡口处,多位于古代交通要道上,筑有拱门和相应的房屋,派士兵把守,承担着进入城池的重要防卫的任务。清朝末年,民国初年,贵阳又设南北二关,为征收杂税之所,与旧时的关作用和意义有所不同。明清时期,贵阳城外大体设有十四关。

新添关:明《贵州图经新志》说:“新添关,在治城东南三里,贵州站在其下。”新添关因其通新添卫(今贵定县)而得名,贵州站在今油榨街,据此可知,新添关应该在今油榨街附近,因无足迹可寻,地点待考。

图云关:原名油柞关、图宁关。《贵阳府志》说:“图云关,在治城少南五里,旧名油柞关。”康熙四十年改图宁,道光元年改图云。油柞关,古名贵阳站,位于今油榨街东端森林公园,附近有图云桥,石壁上存留的几帧石刻,使得关口尚存古韵。

鸦关:俗名小关。明《贵州图经新志》说:“鸦关,在治城北三里,群山环叠,中惟一可守。”原为贵阳通四川的驿道必经之处,旧有拱门一座,其旁有店铺供往来客商食宿,在公路修通前,此处是贵阳北面门户。拱门额嵌“北门锁钥”四字。

凤凰关:俗称大关。《贵阳府志》说:“凤凰关,在城北十里,旧名大鹏关。”原为贵阳至四川驿道所经之处,后来公路不经过此地,才冷落下来。现为贵阳市乌当区野鸭乡大关村。

蔡家关:清爱必答《黔志识略》说:“蔡家关,在治城西北五里,亦谓之响水关。”蔡家关今位于贵阳市西面,1958年于此建贵州工学院,现为贵州大学之一学区,贵黄公路由此经过。

打铁关:《贵阳府志》说:“打铁关,在府南百纳副司打铁寨,去府六十里,有塘。”由此推断,打铁关在今花溪区黔陶乡打铁寨,东靠黔陶,西邻青岩,青岩至黔陶的公路由此经过。

白沙关:《贵阳府志》说:“白沙关,在府西二十八里麦西里刘家庄。西达清镇,东通扎佐。”白沙关在古代贵阳通往修文的要道上,今属白云区艳山红乡所辖。

百达关:《贵阳府志》说:“百达关,在浑水屯。去城十七里,高入云表。”百达关在今之贵阳西面,其北为阳关农场,南为野鸭塘,属于野鸭乡浑水屯村。

六冲关:《贵阳市志未成稿》记载,“城东五里曰六冲关,贵开公路经其下。”六冲关原名鹿疃关,在今茶店北面,属云岩区黔灵乡。因上有童文献修建的天主教小修院,后改精神病院而闻名,其侧为贵州省植物园。

汤粑关:《贵阳市志未成稿》说:“城东三里曰汤粑关,为通黄平旧州之路。”汤粑关在今贵阳东南面,属南明区云关乡,南接油榨街,东靠冒沙井,为贵阳东出口,贵新公路机场段由此经过,每日车流如潮,甚是热闹。

土地关:俗名大土地关,即(弘治)《贵州图经新志》中所说的梯岭,旧时为省城贵阳通中曹司的要道,在贵阳东南部,今属南明区后巢乡。

小土地关:位于土地关南面一里之处,旧时系省城贵阳通中遭遇司的必经之地,今属南明区后巢乡。

北关:清朝末年至民国初年,在普定路(即今之云岩区黔灵西路基督教教堂处)设北关,为征收杂税之所。

南关:清朝末年至民国初年,在太平路(即今南明区新华路南明医院处)设南关,亦为征收杂税之所。

老贵阳的九门四阁十四关,有的由于保护得当,遗迹可寻,尚存当年之风貌。而多数由于历史的变迁,岁月的流逝失却踪影。但至今还延用着过去的名字,这些名字也许只是某种符号,人们一般也不会去考究它的历史和内容,只有那些怀古思旧、刨根问底的人才会去关心它的过去、现在和未来。

贵阳人过来回答 贵阳市老地方的地名

东门―――为了与新东门区分,也称之为老东门分,位于中山东路和文昌路(原环城东路)的交界处,文昌阁也座落与此;

南门―――为了与次南门区分,也称之为大南门,位于中华南路、西湖路、富水南路、新华路的交界处,闻名遐耳的甲秀楼和南明河就在南门的互近;

西门―――也称之为大西门,位于中山西路和瑞金路的交界处,贵州最大的百货批发市场――市西路商业街就座落于此,还有古迹――三元宫也在互近;

北门―――很多贵阳的年轻人不知道北门在哪里,它位于中华中路、中华北路、延安中路、延安东路的交界处,闻名的喷水池就在北门桥上;

新东门―――位于宝山南路(外环路)与中山东路交界处,贵州省人民医院就在新东门对面;

次南门―――位于都市路、花溪大道与瑞金路的交界处,现已成为贵阳市交通要道,河滨公园、吊角楼离这里很近,它也离大西门不远;

威西门―――位于瑞金北路与黔灵西路交界处,互近有许多出名小吃;

洪边门―――位于和平路与黔灵东路交界处,互近有贵阳市医学院和天主教堂;

六广门―――位于宝山北路和中华北路交界处,互近有贵阳市体育馆、贵州饭店等。

贵阳民间所说的“四阁”是指文昌阁、玉皇阁、灵官阁、皇经阁。实际上老贵阳城不止这四阁,只不过

这四阁较著名而已。文昌阁在东门月城内,明万历二十四年(1596年)建,清代数次重修,民国时期

常为驻兵之所,破败不堪。文昌阁以结构奇特著名,阁为三层三重檐木结构,底层为正方形,二、三层

为九角形,这种结构形式在国内阁中罕见。

贵阳的"九门"是哪九门

九门:老东门,大南门,次南门,大西门,北门,威清门,六广门,洪边门,新东门.

标签: 贵阳有多少门 文昌阁 贵州 贵阳机场 贵阳人才 贵阳

抱歉,评论功能暂时关闭!